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79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54篇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分割问题中感染区域具有高变异性以及病灶与背景对比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反向注意力的COVID-19感染分割网络。首先,利用残差网络作为主干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并使用全局上下文聚合策略对不同层次特征进行融合得到粗略的分割结果;其次,在网络瓶颈处添加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利用空洞卷积与多核池化增强网络分割不同尺度病变的能力;最后,设计一种级联结构的反向注意力模块,利用互补区域的细节特征增强背景与目标的对比度。本文方法在COVID-19 CT分割测试集上的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分别达到0.714、0.700和0.958,误检和漏检区域明显减少,细小病灶的分割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体重指数(BMI)、吸烟行为的影响及吸烟行为对BMI的影响。方法分别对安阳、新乡、鹤壁三个地区的1 492对健康双胞胎人群和同一地区普查健康人群(n=7 696)进行吸烟行为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采用t检验,α检验,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双胞胎BMI遗传度为0.781,其中男性双胞胎BMI遗传度为0.598,女性为0.338。男性双胞胎吸烟行为遗传度为0.142。双胞胎吸烟组与不吸烟组BMI均值和BMI分级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47;P=0.817);双胞胎不同年龄吸烟组与不吸烟组BMI各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般人群吸烟组与不吸烟组BMI均值和分级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吸烟组的低体重率大于不吸烟组,吸烟组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低于不吸烟组。结论 BMI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吸烟行为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长期大量吸烟可能导致BMI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辅助早期鼻饲喂养预防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及胃肠道并发症的效果,提高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质量。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进食困难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早期鼻饲喂养及对症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鼻饲喂养期间发生胃肠道并发症及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辅助鼻饲喂养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免疫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一疗程后,两组患者IgG、IgA、IgM、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鼻饲治疗期间共发生24例胃肠道并发症占32.88%,其中2例因严重的腹泻转为肠外营养,观察组患者发生10例胃肠道并发症占13.70%,未出现中转肠外营养病例,对照组患者鼻饲期间及鼻饲后一周内共发生医院感染8例占10.96%,观察组共发生3例占4.11%,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率及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改善鼻饲喂养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胃肠功能,降低胃肠道并发症,促进营养成分的吸收,提高患者免疫能力,降低了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疾病的不断复杂化,若采取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将无法获得良好的效果,因而需要使用一种新技术进行检查,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核医学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检查方式,能够获得显著的检查效果[1,2]。然而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将会出现较大的辐射伤害,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配合[3],本研究重点探讨核医学SPECT检查的最佳护理方式与临床护理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左房容积指数(LAVI)结合血浆脑钠肽(BNP)在左室正常构型高血压患者心肌损伤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左室正常构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A组55例为LAVI正常组,B组55例为LAVI增高组,N组选取40例血压正常者作为对照,所有入选者二维超声左室射血分数(LVEF)>50%。收集、分析比较超声各参数与血浆BNP的相关性。结果 1高血压A、B组较N组BNP增高,B组BNP较A组增高,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2超声各参数比较:高血压A、B组较N组左室心脏舒张功能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之间左室舒张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超声各参数中LAVI与BNP存在正相关(r=0.573,P<0.01)。结论左室正常构型的早期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在左室肥厚之前已经存在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1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所选病例分为微造瘘取石术组和标准取石术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指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标准取石术组患者手术时间、冲水量以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3.89±11.04)min、(14900±1800)ml、(68.54±8.10)ml,微造瘘取石术组患者分别为(101.66±12.56)min、(21000±1400)ml、(58.28±6.90)ml.与标准取石术组患者比较,微造瘘取石术组术后Scr明显降低,住院时间短,手术费用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结石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出血、介入栓塞、结石穿孔、脓毒血症等现象,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实际操作中可根据结石大小选择手术类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便携式水压灌肠器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我们收治儿童肠套叠796例,其中384例采用便携式肠套叠灌肠器复位,248例采用普通水压灌肠复位,141例采用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统计三组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便携式灌肠器治疗肠套叠复位成功率较普通水灌肠与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显著增高(P0.05),复位时间明显缩短(P0.05),灌肠并发肠穿孔较普通水灌肠与X线下空气灌肠明显减少(P0.05),灌肠后的随诊复发较普通水灌肠与X线下空气灌肠明显减少(P0.05)。结论便携式灌肠装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复位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腹膜后纤维化的价值。方法:对47例临床拟诊腹膜后纤维化的患者行经腹部超声检查,并引导腹膜后病灶穿刺活检。结果:所有患者最终病理证实腹膜后纤维化32例,排除15例。其中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确诊30例,占93.7%,排除12例。因肠气干扰、无理想进针路径等因素放弃穿刺的5例,行外科直视手术确诊2例,排除3例。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42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无1例严重并发症。腹膜后病灶Adler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分布位置以双肾动脉起始以下腹膜后间隙部位为主。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是术前诊断腹膜后纤维化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传统方案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经济有效且易于操作的类转录激活效应子转录因子(TALE‐TFs)的构建和功能检测方案。方法采用基于PCR的Golden gate克隆法分别尝试构建类转录激活效应物(TALEs)的六聚体、五聚体、四聚体和三聚体,比较构建结果,选择最优效果方案进行TALE‐TFs的构建。采用片段置换反应(FSR)构建了含有 TALE‐TFs结合片段的RFP质粒pminCMV ,并与TALE‐TFs进行共转染,观察红色荧光验证TALE‐TFs的转录活性。结果 TALEs中所含的串联重复模块越少,获得的构建产物越多。共转染时,TALE‐TFs使得pminCMV成功启动表达。结论该研究为不同条件下实验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并利用含有TALE‐TF结合片段和红色荧光的质粒建立了快捷直观的转录活性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奥硝唑治疗妇科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抗菌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各类妇科感染患者2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6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奥硝唑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均采集相应部位的分泌物检测病原菌,对比两组患者的病原菌清除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妇科感染病原菌检出率最高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检出病原菌113株,检出率均为77.40%;观察组治疗后的病原菌清除率为90.2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治愈率为51.37%,总有效率为81.51%,对照组分别为36.99%和71.23%,观察组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奥硝唑治疗可提高妇科感染的临床疗效,更有效地清除病原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